描述
基督教歷史上與國家政權和法律制度相互依存的教會,特指主流教會,就其神學系統而言,也就是以大公會議、主教制、聖經正典、信經、信綱等一系列體現為教會信仰規範為基本特徵,本書按照現代漢語語境,選擇體制教會為特定術語。與此同時,持守獨立於國家政權和大公教會教義規範和教制規則的非主流教會也一直存在和發展著。
這兩種神學和教會論系統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都獲得了特定的發展。近代以來,政教分離原則作為現代人類文明的法律原則之一,使得體制教會由絕對地依附於世俗政權而演變成遵守國家法律和教會法規的相對獨立的主流教會,而非主流教會則在法律和神學傳統上都保持自身的固有特徴,又曰自由教會。
這兩種基本的概念有助於我們去觀察,審視和思考當前的中國基督教歷史,現狀和未來走向。對於在未來的法治中國如何基於宗教信仰自由的憲政原則去建設中國基督教的教會系統,體制教會和自由教會都將會面臨著神學、法學和倫理學上的挑戰。本書嘗試從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教會傳統範式等多重視野作出深入的思考與分析。
作者簡介
王艾明牧師(Rev. Prof. Dr. Aiming Ambrose WANG)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神學博士
瑞士納沙泰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uchatel)榮譽博士
曾任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副院長、系統神學和歷史神學教授,《金陵神學誌》主編。
現在北美牧會。
已出版的專著:
《神學:教會在思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馬丁・路德與新教倫理研究》(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加爾文神學與中國教會》(香港:宗文社,景風叢書20,2011)、《王道──21世紀中國教會與公民社會的神學》(松谷曄介,東京:新教出版社,2012)等。
目錄
盧龍光序
周永健序
楊慶球序
自序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概念、問題與形態關係
2.1 體制教會——神治政體——基督教世界帝國
2.2 自由教會——民族國家——法治政府
2.3 加爾文主義與三種教會形態
2.4 體制教會與自由教會:兩種既關聯又相異的路徑
第三章 禮與法:普世價值觀透視中的傳統與創新
3.1 導言
3.2 《論語》中「禮」的釋義
3.3 聖經中的「法」之釋義
3.4 舊約聖經:摩西律法「妥拉」(Torah)
3.5 新約聖經:基督的律法(加6:2;林前9:21)
3.6 法律與信仰
3.7 「禮」和「法」:神學解釋學的比較和理解
3.8 結語
第四章 體制教會與自由教會在中國
4.1 觀察與描述:關係形態和判斷模式
4.2 中國基督教「兩會」:教會組織抑或政治團體
4.3 私設聚會點:政教關係問題之焦點
4.4 神學解釋學視野的五種判斷標準
4.5 宗教社會學和教會神學視野中的分析與界定
4.6 問題與思考
4.7 可能的解決方案
第五章 體制的困境:範疇、模式和政策
5.1 現狀與困境
5.2 政治上的負擔
5.3 財政上的包袱和累贅
5.4 外交上的包袱和麻煩
5.5 解決的方案:希望和目標
5.6 基督信仰:信徒、教會和人民團體
第六章 自治:中國基督教唯一合理的教制設計
6.1 導論
6.2 正統性:道統、法統與自由意志
6.3 理解的框架:國家主權與宗教信仰自由權
6.4 現行宗教管理體制之弊端與滯後
6.5 自治:唯一有效的解決方案
6.6 現存教會體制在中國的困境與出路
6.7 教會自治與法律秩序
6.8 以聚會處脫困方案為例
6.9 體制教會神學政治學特徵:通向國家教會之路
6.10 道統與法統衝突將最終損害國家利益
6.11 公民社會與教會組織的自治
第七章 法治國家與宗教信仰自由權:法度、秩序和邊界
7.1 導論
7.2 個人與團體、信徒與教會之既存模式和啟迪
7.3 教會與政府、政權與教權
7.4 自治:中國政教關係合理之教制
7.5 結語
第八章 結語:憲政中國與未來中國教會
附錄一 十字架與公共尊嚴
附錄二 浙江拆橋的量與度:十字架與國家理性
附錄三 體制教會的國家責任
附錄四 國家利益與宗教自由權利:地方教會的合法性論竳
附錄五 「基督教中國化」:美景、誘惑與誤區
附錄六 世界是上主榮耀的劇埸:加爾文傳說與教會——在韓國總神大學的演講
後記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