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賴永祥文集》主要蒐羅位處各方之相關撰著作品,進行重新打字、編排與校對,並分別從教會、歷史、資料3個方向加以歸納,將賴永祥先生作品進行系統性的整理與呈現。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台灣教會公報社三方共同合作出版。
賴永祥先生為圖書館學之專門領域學者,也同時對於臺灣史課題有所深研,尤以在早期臺灣外文史料、鄭氏在臺時期、基督教會在臺發展史等方面,既有巨細靡遺之探述,更著重於多元史料之引介與應用。如1988年起於《台灣教會公報》長期連載之「教會史話」專欄,每每提及臺灣本地傳教者、信徒之諸
軼事掌故及各種私藏史料文獻,不但彌補了教會在臺發展史之諸多片段,也貼近土地與人民的歷史細節。
除了紙本文獻的首度刊登發表外,「教會史話」尚有1990年起人光出版社之集結本共五輯,惟收錄未全。2007年「賴永祥長老史料庫」網站成立,相關著作皆打字或數位化並置上網路,「教會史話」亦有一併上網,然亦有部分內容略加增修。
有鑑於文獻零散、版本眾多,《賴永祥文集》的主要目標,即是蒐羅位處各方之相關撰著作品,進行重新打字、編排與校對,並分別從教會、歷史、資料三個方向加以歸納,以將賴永祥先生作品進行系統性的整理與呈現。
賴永祥簡介
學歷
基隆市壽國民學校畢業
基隆中學四年肄業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畢業(文科甲類)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法學士
美國畢包地(Peabody)師範大學圖書館學碩士
台灣神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
台南神學院榮譽神學博士
經歷
私立延平學院專任講師
台灣美術工藝社總經理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閱覽組主任、代館長
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兼文學院圖書館學系主任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副館長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顧問.國家圖書館顧問
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今真理大學)董事長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首屆歷史委員會委員
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執事、長老
波士頓台灣基督教會長老、名譽長老
著作
中國圖書分類法(1964年初版,2001年第八版)
臺灣省通志稿外事篇.臺灣史研究初輯
明鄭研究叢輯(1~4輯)
南明研究叢輯
教會史話 / 連載於《台灣教會公報》
Protestant Missionary Works in Chinese, Harvard-Yenchiny Library (Catalog and Microfiches)
主編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日文藏書目錄(72冊)
自序
我很高興也感覺很光榮,臺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與台灣教會公報社要共同出版我的《文集》。重新再讀這些文章,自己有一些疑問:真的有需要重新出版?不過,把那些記事綜合起來看的時候,那也是在反應我將近一世紀,整輩子的腳跡。
1922年,我在日本統治期間的嘉義出生,12歲的時候就讀基隆長老教會的主日學;15歲受洗,成為教會的會友。我在臺北高校時期,有用日語寫的3篇文章,表達我對基督新教的信仰與追求知識的熱情。現在所說的臺北高校,全名是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全臺灣只有一間。那是日本統治時代的菁英課程,讓我很順利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學生也要參與戰爭,所以我到滿洲新京(瀋陽)陸軍經理學校受訓,在波茨坦宣言之後,任陸軍經理部少尉軍官。
戰爭結束之後,我參與東京帝大的前輩朱昭陽先生等幾位,創立私立大學,想要努力發展臺灣未來人力資源的計畫,打算一生在學術界工作。不過,這個夢因為二二八事件而無法達成,延平學院被政府關閉。為了籌劃有一天能夠重建,也為了暫時保存學院的資產,學院就附設「美術工藝社」,我在那裡擔任了4年的經理。
1951年,我回到臺灣大學圖書館工作。那不是教職,所以業餘能夠學習研究有興趣的題目,思考之後,我就決定方向──探求臺灣歷史的資料。那年年底,我與興趣相同的楊雲萍教授、曹永和先生,以及陳漢光先生,創刊《臺灣風物》雜誌。
臺灣在日本統治下的教育是以東京做志向,中國政府的教育是以中國做志向,對臺灣本身的事件沒有很大的興趣。我們想做的,是考慮我們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事,某種程度盼望能夠專心注目臺灣的事情。
在臺灣大學圖書館工作,要怎樣把日治時代建立的大學圖書館體系,修整成中國式的體系?那個過程中,要怎樣引用新知識以及最新的圖書館學技巧?這些都是我們的挑戰。這也讓我有機會來美國留學,回國之後,再參與臺灣大學圖書館系的設立。
修訂《中國圖書分類法》成為臺灣最普遍的分類法。臺灣大學的前身是臺北帝國大學,圖書館豐富的資源,讓我能夠一步一步建立臺灣研究書目、翻譯外國學者的論文,也寫一些有關荷蘭時期、明鄭、南明,以及臺灣外事志。當時臺灣是戒嚴狀態,學術與出版都沒有自由。在這種情況下,我撰寫的論文很多是資料的介紹或導讀,論述要很謹慎。
在學術上,從目前的觀點來看,這是不夠的。儘管能夠再版,不過,這些是一個早期學者寫的不完整的論文寫作,它們本身是不是有受到這種思考的束縛?各位現在的當活躍;黃彰輝牧師的實況化神學,他曾擔任普世教協(WCC)教育基金的主席,宋泉盛牧師的「故事」神學,他曾擔任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ARC)的主席,李登輝先生成為臺灣的總統,這些會不會成為教會歷史的話題之一?
每個人收攏這些資料,要寫臺灣教會史的時候,把這些教會史話當做史料的一部分,能夠有幫助,我感覺很榮幸。
長年陪伴、照顧我的愛妻劉慶理(1923-2011)在幾年前蒙主恩召,感謝她的愛不停止,我現在與孩子生活在波士頓的郊區,特別喜歡臺灣基督徒朋友來拜訪。
臺灣仍然站在艱困的國際環境中,痛苦的時代也會再繼續一段時間。波士頓郊區留下很多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歷史遺跡,這提醒我們這個強盛的美國也有困難的時代。苦難是上帝賜給我們強壯的恩賜:愛我們的上帝一定會讓臺灣變得更加美好。
賴永祥文集第3冊:教會篇Ⅲ/教會史話401-600
目錄
401.高長伯的傳道生涯
402.談談高長伯的家族
403.高金聲牧師的簡歷
404.高鐵留福州初見聞
405.留學福州的潘日新
406.南部最早本地牧師
407.潘明珠牧師的家屬
408.劉茂坤在台南封牧
409.劉茂坤俊臣牧會歷
410.日軍釋放了劉茂坤
411.劉俊臣有子二女四
412.老校友談潘劉兩師
413.本地教會自治之議
414.台南府屬長老名單
415.甘為霖撰治理教會
416.來公論聘本地牧師
417.南部教會首屆中崙
418.四位早期考進名者
419.梅監霧回述黃茂盛
420.黃茂盛傳道的親屬
421.鹽埔仔陳枝財之裔
422.黃茂盛的傳道行跡
423.教會歷史熱潮首波
424.曾有過杜君英教會
425.杜君英的若干記錄
426.杜君英的潘姓信徒
427.南岸客庄設教緣由
428.南岸教會史事補述
429.從南岸遷去建功庄
430.落教的先生邱增發
431.內埔李細狗的傳奇
432.繼承李秋元的信仰
433.內埔遇阻圖進二崙
434.你們浪費好水肥
435.巴克禮終於脫險了
436.張阿金、安貴和純恩
437.張安貴牧師的親屬
438.二崙教務停頓結束
439.巴克禮二崙蒙難碑
440.清季六堆反外仇教
441.魚寮下的內埔教會
442.潘明珠牧養五堂會
443.萬丹設教會的緣由
444.李仲義翁和鼎昌號
445.李趖、李乘鰲、李正
446.來訪問李仲義先生
447.施担傳道出身萬丹
448.李仲義伯好施行善
449.石舜英憶女學姑娘
450.李仲義繼室石舜英
451.阮為仁繼阮慶之後
452.竹仔腳林良及其裔
453.溪州周信的家蒙恩
454.同主經長老的路程
455.黃誌誠履歷書存稿
456.黃能傑曾是童乩?
457.澎海傳約西叫主聲
458.黃誌誠賢內助楊儼
459.黃誌誠做自由傳道
460.黃依利嫁給洪朝抽
461.廖得談黃依利沙白
462.長中新校長萬榮華
463.您真正是學校之心
464.台南東門首任牧師
465.東港的郭洪建一家
466.郭水雹、國基、國清
467.讀康嘉音文談康家
468.東港有長老名林賜
469.廖得談黃俟命牧師
470.黃俟命牧師的家眷
471.黃誌誠牧師的家系
472.馬石美惜和其子女
473.李崢嶸李瑞雲之後
474.李明道李明家昆仲
475.李仲清快婿吳希揚
476.追溯到東港洪老義
477.蔡添貴入信的經過
478.建功蔡月輝的傳承
479.琉球設教初期史略
480.琉球嶼建教士別莊
481.二崙出身的曾炳祥
482.受逼離庄卻保了命
483.楠仔坑的莊樂長老
484.黃俟命牧師略年譜
485.颱風難不倒黃俟命
486.俟命父子苦讀約伯
487.萬校長談神社問題
488.潘道榮當東門副牧
489.在大肚龍井的日子
490.尼姑黃水妹當傳道
491.美濃客庄傳道見聞
492.萬巒的鍾成增一家
493.隱藏信仰有四十年
494.日據下的中林教會
495.談中林的潘姓信徒
496.黃俟命和家庭族譜
497.李照耀和新化設教
498.談萬丹的潘姓信徒
499.張家惠長老的覆函
500.石舜英義子郝文章
教會篇/教會史話第六輯
501.偕叡廉牧師談父親
502.略述偕叡理的晚年
503 六十年週年廣播記念
504.馬偕深入本地民間
505.偕叡理和乃木總督
506.馬偕的喜愛和心願
507.母會訃告馬偕之死
508.甘為霖念畏友馬偕
509.馬偕抵台第一封信
510.加拿大長老教會會誌
511 五股坑首次聖禮典
512.從陳翁談到陳信貞
513.八里坋的早期信徒
514.八里坋長老汪式金
515.談洲裡的首次聖餐
516.談李沃長老的親族
517.三重埔早期受洗者
518.談新店的高霞一家
519.高霞嫂林桂泉略考
520.林德叫高霞嫂阿姑
521.大龍峒施洗四十人
522.米粉寮柯清泰裔譜
523.濟陽柯尊裔的系統
524.五股坑早期受洗者
525.陳能戶口資料一瞥
526.錫口徐家陸續進教
527.傳道師徐水永之後
528.新店許任曾為跳童
529.新店林雨露及其裔
530.吳健道娘險些遇害
531.新港社民劉氏入信
532.劉安都及其子孫們
533.一八七二年的獅潭
534.馬偕進入賽夏族區
535.船長巴克陳述賽夏
536.馬偕歷訪獅潭經過
537.馬偕攀登雪山記略
538.英艦侏儒號的訪臺
539.美博物學家史蒂瑞
540.記大嵙嵌設教前後
541.竹塹的「先知小樓」
542.繁榮的大都會艋舺
543.馬偕傳教受辱舉例
544.馬偕談起艋舺設教
545.艋舺設教日期存疑
546.日記記載艋舺糾紛
547.草店尾街租屋談起
548.租得房屋被拆毀了
549.賠建房屋租照原約
550.草店尾街租約前夕
551.書傳記述糾紛經過
552.馬偕為何娶本地妻
553.馬偕夫婦的蜜月行
554.竹塹禮拜堂的開幕
555.紅毛港教會的由來
556.北部設立長老之始
557.洲裡教會逐漸成長
558.崙仔頂早年的果子
559.社子庄郭國詠裔譜
560.後埔仔新莊的成續
561.溪洲.枋寮.枋橋頭
562.馬偕訪問林本源邸
563.暖暖金包里的設教
564.馬偕三角湧的腳蹤
565.竹塹里期的受洗者
566.馬偕在後龍的宣教
567.新港社秀才劉澄清
568.新店設教十年誌略
569.新店早期受洗者(一)
570.新店早期受洗者(二)
571.新店早期受洗者(三)
572.到社寮島及八斗仔
573.大龍峒教會的結局
574.八年有二十間教會
575.中港設教若干事則
576.水返腳教會的設立
577.水返腳蘇六吉一家
578.陳居昆仲堅定不移
579.水返腳的陳熊長老
580.葉金木是陳熊女婿
581.陳熊的孫女告訴我
582.陳熊長老的兒孫們
583.馬偕愛徒葉順傳略
584.有姊葉桃有弟葉俊
585.葉順摘祖師公木鼻
586.陳添貴傳道及後裔
587.大稻埕枋隙禮拜堂
588.寶香齋餅舖和余家
589.李春生自述前半生
590.德約瀚與台灣茶葉
591.馬偕的至交德約翰
592.再談張聰明的身世
593.錄李春生公墓誌銘
594.馬偕在桃國的腳蹤
595.關於林杯和王長水
596.有關林孽裔備考錄
597.連和曾差點被淹死
598.塾師連和馬偕高足
599.嚴清華有養子欽天
600.許水發的信仰傳承
附錄一:跋文:感謝的話–讀《教會史話》 (鄭連德牧師)
附錄二:回應:客家牧師談《教會史話》 (邱善雄牧師)
附錄三:特載:祖德流芳–訪劉氏宗祠有感 ( 林暢有牧師)
附錄四:英文序:(陳黃義敏牧師)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