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你可能從沒想過,你的脾氣、個性、人際關係,
以及如何選擇另一半、與上司或同事如何相處,甚至與神之間的關係,
背後其實有一股神祕的力量在影響著你。
作者因著過來人的經驗,在臨床協談生涯中,幫助很多尋求協助者,透過原生家庭的探索和分析,體會到自己的一些潛意識思想和行為確實受到個人成長背景無形的操縱。
然而,一旦明白了這一點,那股影響力量便慢慢減弱,生命得到更新。
也有很多讀者,透過《我為什麼是我》這本書,揭開了影響他們生命的神祕面紗,在意識中不再讓這股無形力量左右他們的思想和行為,
當中也有人因此認識耶穌基督。一旦明白真理,透過聖靈的幫助,人就得釋放,從此脫離過去一直捆綁心靈的無形枷鎖,過一個自由快樂的生活。
|目錄|
陳序 5
增訂版序 7
第1章 冰山一角 17
第2章 性格的成因 43
第3章 心理防衛機制 65
第4章 家源族表圖 89
第5章 亞伯拉罕家庭模式 105
第6章 病態家庭 123
第7章 出生排行與個性 147
第8章 原生家庭的親密度與彈性度 167
第9章 家庭溝通模式 185
第10章 自卑感 209
第11章 怕失敗 239
第12章 罪疚感 263
第13章 怕被拒絕 287
第14章 命運玄坤 311
第15章 與父母和好 335
第16章 完結篇 359
參考資料 364
(節錄自本書第一章)
香港九七回歸的六、七月期間,差不多在同一個月分,發生了兩件因承受不了內在壓力而自殺的案例。
這兩位當事人都是大學畢業生,也都算是社會精英;一位是實習醫生,名叫袁永成,才二十六歲,未婚。
另一位是高級政務官,名叫陳家樂,三十一歲,事業如日中天。以兩人的學歷和條件,不知羨煞多少年輕人。
然而,為何如此優秀的人才、出類拔萃的年輕人竟會自尋短見?
從他們所留下的遺書或從他們的朋友口中,大概可找出一些端倪。
據說這兩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實習醫生袁永成留下遺書給他的醫學院教授,內容提到當醫生的壓力太大,每次進病房都因擔心犯錯而提心吊膽,深怕自己日後無法勝任。
在大學資助委員會擔任副祕書長的陳家樂,從他身邊朋友的描述中,得知他對自己的要求極高,任何事都要做得盡善盡美,因此常常給自己許多無形的壓力。
像袁永成和陳家樂如此優秀的人,能夠在香港這升學不易的環境中,順利地從高中畢業,擠進只有少數人才有機會進入的大學窄門。
然而,袁永成有能力勝過各種深奧的醫學知識,卻不能勝過自己的抑鬱情緒;
陳家樂身為高級行政長官,有能力管理各部門的部屬,卻不能掌管及克服自己心裡的憂鬱和衝動。
【無形的壓力】
其實在每天的新聞媒體報導中,都不難看到類似像袁永成和陳家樂這樣的社會案例。
為情自殺的;因課業成績不理想而跳樓的;或是因人的一句頂撞話而起殺機的也有。
這些因怒氣或抑鬱情緒而失去理性,以致造成傷人傷己的事件可說是俯拾即是,只不過或許是因為袁永成和陳家樂,他們的學歷和社會地位比一般人較為突出,因此成為社會和媒體的焦點而已。
其實有不少人和他們一樣,每天面對生活上的各種壓力,內心充滿焦慮、恐懼和不安。
不幸的是,當壓抑已久的情緒未能得到適當的抒發,一旦負面情緒勝過了理智,人隨時可能會做出傷人(凶殺)傷己(自殺)的事情。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