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內容簡介
19世紀下半葉,
一個卸下尊貴蘇格蘭人和「白領教士」身分的「紅毛番」,
近身接觸的台灣漢人社會和內山原民地界的真實紀事。
不管你是不是基督徒,只要你對古早味的福爾摩沙感興趣,就能循著甘牧師為教會、艱苦人、青瞑人、平埔族奔波近半世紀的足跡,一道神遊清領末、日治初最真實的台灣庶民社會。來吧!來感應一下地老天荒之下,你於歷史塵煙之中可能的迴身位置吧!
熟悉台灣歷史、教會史的人,都知道有「南甘為霖,北馬偕」這句評語,清楚甘為霖牧師對近代台灣社會具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力,但有多少人真正瞭解甘牧師近半世紀宣道歲月的實際經過?又有多少人知道,甘牧師是學界公認所有來過台灣的西方傳教士當中,學術貢獻最大的一位,也是當時對早期台灣史擁有最廣泛智識的學者?
擺在讀者眼前的這本台灣筆記,就是親炙這位傳奇宣教師的最佳途徑。甘牧師以五十則或長或短的筆記,交代了他在台灣宣教46年的所思所見、所悲所喜。當中,有吃老鼠肉當早餐、喝猴子湯當晚餐、以馬鈴薯配蟲的澎湖餐、倒栽蔥跌落深溝等趣事,有白水溪大夜襲、麟洛平原遭追捕、彰化城遇險、埔里社被霧番追擊等險事,也有漢學老師偷蠟燭、嘉義城擲石大戰、取國姓爺「聖水」反日、溪邊撿到人腦糕等怪事。更重要的是,甘牧師的筆記不僅僅記錄他在各地傳教的實況,筆墨更觸及廣泛的社會現象、輿論、謠言,同時也帶有深厚的歷史感。以澎湖傳教這則筆記為例,甘牧師不只是詳細寫下他在那裡的傳教經過,更交待當時澎湖群島的地理、景觀、人口、經濟、教育與傳聞,然後將時光回溯到十七世紀的荷蘭佔領時期,澎湖當地的局勢,接著是描寫十九世紀末的法軍入侵始末,以及甘牧師親耳聽見澎湖居民對孤拔將軍的讚美「伊真好膽!」等,用簡潔準確的文字,帶領讀者一覽台灣歷史的變異風貌。
「傳遞基督教真理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傳教士或經過訓練的助手一再的講道,而是透過當地弟兄──他們不領教會薪水,通常也不識字──生命的轉變和謙遜的見證。」在這些筆記中,甘牧師將所成就的一切歸功於上帝、弟兄,將有所缺失的部份歸咎給自己的身影,或許正是他留給台灣社會最珍貴的資產。
本書特色
1.甘牧師唯一完整自傳:與北部馬偕牧師齊名的宣教大家──甘為霖牧師,是理解台灣歷史、台灣現代化、台灣教會史的關鍵角色。他於1871年受派到台灣府宣教,1917年才離開台灣,完成了長達46年的傳教生涯,是除了巴克禮牧師外,在台最久的傳教士。此外,甘牧師所創辦的「訓瞽堂」,也開啟了台灣盲人教育的事業,讓他贏得「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的美名。目前坊間已有甘牧師之歌、甘牧師傳,但論權威、論深度,此一自傳仍是甘牧師生涯最佳的見證。
2.見證清末日初台灣社會劇變:甘牧師傳教的足跡遍及全台灣及澎湖,又精通台語(他曾編著《甘字典》,通行至今),對台灣的滿清官員、日本官員、地方士紳豪強、教徒、非教徒等有著長久深刻的觀察,也有極豐富的互動往來。這本自傳就是其近半世紀奔走台灣的總心得,藉由其所見所聞,我們得以清楚不偏地看見台灣社會的劇變過程。
3.台灣史必讀的參考書籍:甘牧師除了在宣教上成就斐然外,更是學界公認所有來過台灣的西方傳教士當中,學術貢獻最大的一位,也是當時對早期台灣史擁有最廣泛智識的學者。在本書中,甘牧師充分發揮所長,將他深厚的歷史知識融合進他所書寫的對象當中,使得讀者能夠藉由甘牧師一生的努力、挫折與趣事等事件,追溯到更古早的先祖年代。
4.圖文並茂的最新修訂版:甘牧師用字典雅,極難翻譯,本書第一版中文譯本便被許多專心的讀者批評有不少可疑之處。因而,本次再版特聘林弘宣牧師重譯,並聘請台灣長老教會歷史委員阮宗興(阮先生之前即為文批評過本書的第一版)做最後的校定,並添加百餘個註解,讓讀者能清楚可靠地掌握文意。另外,此一修訂新版亦加上百餘幅新圖,取自各方典籍,讓讀者能夠對內文所提及的古老事項,能有親眼目睹的感受。
作者簡介
甘為霖牧師(Rev. 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
蘇格蘭格拉斯哥人,隸屬於英國長老教會。1871年,30歲的甘牧師受派到台灣府宣教,當時他乘著小帆船從廈門橫渡台灣海峽,靠著竹筏才驚險萬分地登陸打狗。1917年,76歲的甘牧師完成了長達46年的傳教生涯,在日本總督特地南下致謝後離開台灣,是除了巴克禮牧師外,在台最久的傳教士。曾獲日本政府頒發「勳五等雙光旭章」、「勳四等瑞寶章」,以及加拿大多倫多納克斯(Knox)神學院授與名譽博士學位。
在近半世紀的宣教歲月中,甘牧師不斷深入「平埔番」、「熟番」及「生番」聚落,在南台灣及澎湖各處創建佈道所,為被壓迫、被忽視的族群帶來普世福音,灌注給他們信仰與力量。甘牧師同時關照漢人當中的貧苦大眾,尤其是創辦「訓瞽堂」,為盲人福利奔走的事蹟,更為他贏得「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的美名。
宣教之外,甘牧師也潛心著述,出版眾多以台灣為主題的作品。在早期台灣史方面,有翻譯自荷蘭文的《荷據下的福爾摩莎》,重印荷治時期的《新港語馬太福音》、《虎尾壟基督教教導》,以及《台灣佈教之成功》。在教會羅馬字方面,有名著《廈門音新字典》(甘字典)、《聖詩歌》以及《治理教會》。在教會史料方面,則有經典的《台南教士會議事錄》。另有專著《中國的盲人》、《闢邪歸正》、《播道論》等。
譯者簡介
林弘宣
台大哲學系畢業,台南神學院碩士,美國哲無大學(Drew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美麗島事件受刑人,2005-06年國策顧問,譯有紀伯藍(Kahlil Gibran)的《瘋子》、《人子耶穌》等。
許雅琦
台灣師範大所英語系,南加大新聞所碩士。
陳珮馨
台灣師範大所英語系,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
目錄
1 初到福爾摩沙島
2 短暫的假期
3 引領至豐饒之地
4 熟番
5 拜訪北部教會
6 1874年,日本帶來的麻煩
7 嘉義城的種種經歷
8 鞏固各地教會
9 白水溪的驚險脫逃
10 另一趟往北的旅程
11 信教者的爭論
12 霧番獵頭族
13 遭「百萬大軍」攻擊
14 蠻族男孩的血腥包裹
15 「周社分」的食人族
16 發現人腦糕
17 離開埔里社的旅途
18 過大安溪
19 在大甲附近落水
20 掉入深溝
21 麟洛平原上遭追捕
22 老鼠當早餐
23 猴子當晚餐
24 靠馬鈴薯和蟲維生
25 做果醬的唯一經驗
26 寶財:「我會把東西全部吃光」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