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賴永祥文集》主要蒐羅位處各方之相關撰著作品,進行重新打字、編排與校對,並分別從教會、歷史、資料3個方向加以歸納,將賴永祥先生作品進行系統性的整理與呈現。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台灣教會公報社三方共同合作出版。
《賴永祥文集》全套7冊(並預留1冊續編範圍),乃針對賴永祥相關撰著作品進行蒐集、重新繕打、編排與校對工作,並以「教會篇」、「歷史篇」、「資料篇」3篇歸整,藉以將其作品系統性整理與呈現。
「歷史篇」共計3冊,主要收錄《台灣史研究初集》、《明鄭研究叢輯第一輯至第四輯》、《南明研究叢輯(一)》以及《臺灣省通志稿卷三.政事志.外事篇》內的文章,並收錄賴永祥1962年於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 發表的琉球《歷代寶案》研究。以「臺灣史研究文集」、「明鄭及南明研究」、「臺灣省通志稿.政事志外事篇」3個主題,歸納賴永祥於臺灣涉外關係史資料的搜集、整理與撰述的學思歷程。
本冊屬歷史篇/臺灣省通志稿.政事志外事篇,內容從明末西方東漸的國際糾紛談起,涵蓋到1946年。共分四大單元:第一章〈早期臺灣之國際關係〉;第二章〈清代對外關係之演變〉;第三章〈割讓臺澎之經過〉;第四章〈日據時期之外事〉。從早期地圖上的臺灣談起,講荷西明鄭的國際衝突,談到外國人對臺灣的企圖和入墾活動,並聚焦19世紀引爆的重大衝突戰爭,如鴉片戰爭、羅發號事件、樟腦問題、外人傳教問題、牡丹社事件與中法戰爭等等;也針對《馬關條約》及臺灣民主國專章討論,突顯割讓問題及自主獨立的意義;終章以外事業務的內容來論說,臺灣政府與人民和外來者之間的關係,已經由偶發的意外接觸、衝突與交涉,轉成制度性的處理。
作者簡介
賴永祥先生為圖書館學之專門領域學者,也同時對於臺灣史課題有所深研,尤以在早期臺灣外文史料、鄭氏在臺時期、基督教會在臺發展史等方面,既有巨細靡遺之探述,更著重於多元史料之引介與應用。如1988年起於《台灣教會公報》長期連載之「教會史話」專欄,每每提及臺灣本地傳教者、信徒之諸多軼事掌故及各種私藏史料文獻,不但彌補了教會在臺發展史之諸多片段,也貼近土地與人民的歷史細節。
學歷
基隆市壽國民學校畢業
基隆中學四年肄業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畢業(文科甲類)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法學士
美國畢包地(Peabody)師範大學圖書館學碩士
台灣神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
台南神學院榮譽神學博士
經歷
私立延平學院專任講師
台灣美術工藝社總經理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閱覽組主任、代館長
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兼文學院圖書館學系主任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副館長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顧問.國家圖書館顧問
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今真理大學)董事長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首屆歷史委員會委員
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執事、長老
波士頓台灣基督教會長老、名譽長老
著作
中國圖書分類法(1964年初版,2001年第八版)
臺灣省通志稿外事篇.臺灣史研究初輯
明鄭研究叢輯(1~4輯)
南明研究叢輯
教會史話 / 連載於《台灣教會公報》
Protestant Missionary Works in Chinese, Harvard-Yenchiny Library (Catalog and Microfiches)
主編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日文藏書目錄(72冊)
賴永祥文集第5冊:歷史篇Ⅰ/台灣史研究文集
目錄
導讀:賴永祥先生的臺灣史研究及其史學
導讀:賴永祥先生與早期臺灣史研究
古代之臺灣
近代臺灣史要
十七世紀荷人勘查臺灣金礦紀實
荷蘭人對臺灣原住民的教化
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佈教
菲督施爾瓦之雞籠佔領報告
臺英通商的最早一個建議
郭懷一驅荷革命的一記錄
康熙二年荷蘭來華艦隊之任務
淡水開港與設關始末
咸豐四年美國艦隊訪臺記
臺灣開埠前後之涉外事件
基督教的傳播與臺灣的現代化
附錄一:研究隋代流求是否臺灣之書目
附錄二:戰後日本刊行有關臺灣歷史、民族、考古論文要目
導讀
賴永祥先生的臺灣史研究及其史學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這裡我想以教會人(平信徒)身分,兼用非學術界「清教徒(亦即過份講究論文格式的學者)」的立場來漫說賴長老,或者是「獻醜」一下在賴長老面前講些話,聊作晚輩的獻詞。
上個世紀70年代中後期,臺灣基督教長老會更加公開被中國國民黨政府(Nationalist, KMT)視為異端,甚至還被親中國的「知識份子intelligentsia」視為帝國主義、「反民族」與「反華」陣營。出身「傳統」基督徒家庭並且身為長老會青年團契的我(們)不得不被迫自我歷史意識覺醒,努力檢討基督徒是否如正統中國近現代史所描述的,只是西方帝國主義的功狗?我因此也以教會史研究作為召喚,作為自我Identify,因而勤於收集教會紀念冊等文獻。
後來在《教會公報》上看到賴長老蒐集很多,自愧不如人在美國的他,我轉折走向另外一種事工呼召。我由這種立場覺醒而關注臺灣教會史研讀的成長過程中,一直覺得賴長老的足跡,真的值得我們後來者駐足一看、一思,以及效法。
一、日本時代以後
戰後臺灣史研究,尤其是所謂「臺灣早期史」的先驅者中,賴長老的業績可能被一般人,甚至是學術界所忽略者。一方面,這反映了上世紀8、90年代歷史研究多少有些「再」斷層,致使青壯研究者的認識多被文化、媒體界報導帶著走,太過於集中讚賞少數幾位學者。臺灣史,或臺灣教會史本身的「歷史Historiography」,我們應該花多一點時間去關注被忽略的研究者,以及他們的貢獻。其中一位,就是賴長老,與他的業績。
或許賴長老可能因擔任臺大圖書館主管之職,在戰後初期歷史論述「再造」過程中,得地利之便,能將日本殖民時代的「府中(總督府等高層機構)」文獻介紹到尋常百姓家。然而,如果僅從如此觀察,可能會忽略賴長老的深層學術貢獻,與值得我們後輩仿效的一面。賴長老的著作中,有《臺灣史研究—初集》(臺北:作者出版,1970),他謙稱是「從事研究之初步讀書記錄」,但這個讀書記錄,在今天仍然有他的價值。
賴長老作為臺大圖書館的主管,接收、編目錄是職內事,但他卻在職份外邊讀邊譯介非漢語的史料與名著,在漢籍文獻研究之外另闖一片天。戰後,繼續從事臺灣史材料的整理、譯介的研究者中,賴長老絕對是屬於代表人物之一。其中包括「琉球史料」、鄭成功、荷西英文獻,乃至是基督教與現代化等課題的文獻。賴長老與他人合譯的外文文獻或論文,不單只直接翻譯,仍有加工作業。例如,他們譯介的郭懷一事件,雖然主要是從Ogilby的《東印度公司遣使中國記》英譯文而來,但仍然對照F. Valentijn的《新舊東印度公司志》、F. Coyett《被遺誤的臺灣》,進而還比對清代方志的紀錄、加註。這種古典學術的書誌學、迻譯與註解之基礎作業,似乎在90年代臺灣史研究成為「顯學」後,不再那麼被注意,一般人反而一直被新興、使用所謂「古荷蘭文」的學者專家的「新學術」論文所吸引。
這難免讓我又想到,多年前學術界流行「田野調查」,或宣揚要用「第一手史料」、「原檔」的風潮。彷彿用原檔、外出田野調查,如此所寫出的中英文論文才高尚、才具有創見,才能在學術界博得美名。但我不得不說,不少新式論文所提的問題與「新發現」,其實在以前的文獻,如上舉的歐語書籍多少已提到。這就是我佩服賴長老的原因之一,也更加切身體會他的精神。歷史家的本分,還是回到文獻解題與解釋為第一要義。
所以當下我(們)的回應:編輯賴長老的文集,希望文集早日問世。底下,我還是再重複講一下下列意見:
二、現代與古典之間
這裡不談戰前、戰後臺灣史研究如何形成,以及中國,或我們國內各黨派在臺灣史Discourse上如何角力、再造與壟斷。像我(們)這樣很多方面不是「正統臺灣史」訓練出身的臺灣史研究者,在窮於發表現代學術規矩的論文時,不免更加懷念戰後初期包括賴長老在內的所謂「文獻耆老」之古典作業,是何其有必要。
賴長老上述的書誌學、目錄學,以及考證,史事串聯的「舊方法」,反而能讓臺灣歷史影像更清晰。例如教會史,很多人物、事件,都被他長期收集史料、細讀,慢慢串連起來,也由於他的綿密謹慎串連,讓我們更加瞭解臺灣基督徒在歷史中的「團契」。同樣道理,近代初期(16-18世紀)臺灣史(即一般人所說的「早期臺灣史」)也可以如此做,臺灣的「團契」會因而浮出。先完成這種基礎作業,再理論推演亦不遲。可惜,現代學術體制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古典學問方法。也因此,賴長老以前的業績更彌足珍貴。
三、教會與歷史
無論如何,臺灣基督教會史(包括新舊教)是臺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是今天在座或無緣出席的有志者今後共同課題。如果說賴長老的多卷《教會史話》,是由盧俊義牧師促成;那麼,我或我們的後來有志於研究臺灣教會史者,應該是受到徐謙信老牧師與賴長老的敦促而產生。
文短無法長敘,這裡以一老少文章對話當結尾。十幾年前我與謙信公牧師「臺灣第一所神學院」的辯論,提到我們「毛頭小子」會踵續他們,會仿效他們繼續為「人世旅途中間站」留下足跡。2、30年來被歸類近代初期史研究者的我,向賴長老報告說:臺灣的歷史,很奧秘,是從倭寇開始,也從基督教開始。當時被中國正史罵為海賊、非法的領袖,如顏思齊(Pedro China)、鄭芝龍(Nicolas)、李旦(Andrea),是基督徒。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