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近現代中國民間信仰與基督宗教的相遇
The Encounters of Folk Religions and Christianity in Modern China
作者:褚瀟白 (Chu Xiaobai)
出版社:道風書社
太平天國宗教與基督教及民間信仰之間是甚麼關係?義和團運動的爆發常被指與民間教門的煽動脫不了干係,而其極端激烈又光怪陸離的反基督教方式亦常被認為來源於民間信仰,是否真是這樣?晚清大量民間教派信徒皈依基督教,而民國時期的一些民間教門又吸引了不少基督徒,這種雙向皈依的現象該如何解釋?
本書把基督教與中國民間信仰的關係研究視為社群意識形成研究的一部分,通過具體案例來解讀晚清至民國年間基督教與中國民間信仰(包括民間教門)互動過程中出現的複雜現象,由此呈現一個前現代的中國社會面對以現代性表達其信仰形式的基督教信仰所表現出來的掙扎與選擇。
作者簡介
褚瀟白,復旦大學文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著有《聖像的修辭:耶穌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間社會的變遷》、《空間敘事與終朱意識:古典時代晚期基督教文學研究》,主編「中世紀經典文學譯叢」,並在海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
目錄
致謝/引言
第一章 作為文化現象的歸信事件:一個宗教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考察
一、歸信者:理性主體 1. 歸信動機 2. 歸信之後
二、社會資本與宗教補償
三、傳教士:凝視的他者 1. 反感與猜忌 2. 理解與探究
四、他者的異質性、相似性與他者性 1. 異質性 2. 相似性 3. 他者性
五、小結
第二章 作為語言事件的歸信現象:一個文本敘事學的考察
一、「無生」是誰?「耶和華」是誰? 1. 無生 2. 耶和華
二、「還鄉」的敘事結構與「兩種空間」的隱喻指涉
1. 「還鄉」的敘事結構 2. 兩種空間的隱喻指涉
三、救世的完成時式與將來時式
1. 已臨的終末形象:「窄門」 2. 將臨的終末形象:「法船」與「龍華會」
四、小結
第三章 文本互涉中的太平天國宗教
一、引言:三種主要觀點
二、文本互涉中的身份觀
1. 《勸世良言》與「了酉異夢」中的身份認同
2. 《啟示錄》與「丁酉異夢」的身份確證
3. 《天父天兄聖旨》與「丁酉異夢」的身份演繹
4. 洪秀全等人的本土意識層累與「丁酉異夢」的身份原型
三、文本互涉中的終末觀
1. 兩個國度間的張力 2. 兩種「差遣」的異同
四、小結
第四章 清末反教與義和團運動
一、引言
1. 謎團:義和團起源研究的簡要梳理 2. 爭議:民間教門與基督教的衝突
二、「家有家規」:鄉民保家意識的興起
1. 基督教對鄉村社會原有家族權力結構的衝擊 2. 保家意識的民間表達方式:以周漢反教晝為例
三、「國有國法」:鄉民保家意識的正統性轉換
1. 正統神與表忠心的象徵性 2. 教主救駕與鎮壓白蓮邪教的象徵性
四、「家國之難J:民間劫難觀的民族主義重構
1. 民間劫難觀 2. 「鬼話」與民族主義的想象
五、「保家衛國」:「家國」話語的整合與實施
1. 神秘資源的運用:巫術 2. 民間意識的操演:戲劇 3. 神功崇拜的魅影:鬥法
六、小結
第五章 章民國統合性教門:以道院和一貫道為例
一、何為扶乩?
二、扶乩文中的基督教與耶穌形象 1. 「五教合一」體系中的基督教 2. 失敗的救贖者之一:耶穌
三、扶乩文與救贖之道
1. 一貫道扶乩文的基本敘事結構與其救贖者形象 2. 「十字架」與「簸箕」的新闡釋
四、扶乩與基督教人士
1. 一個案例:從基督徒到道院信徒的侯雪舫
2. 對道院具有同情性理解的傳教士漢學家:林仰山
3. 「相似性」的背後:扶乩之勸善作用以及「非基督教運動」
五、小結
結論/主要參考書目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